赴浙江省考察调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心得体会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邱胜臣
2023年9月5日-8日,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赴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察调研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考察调研活动,既是一次走出去、交朋友、开眼界的交流活动,更是一场学经验、拓思路、提干劲的专题培训。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考察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深切感受到浙江省各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县镇村联动等方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助力产业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浙江省于2003年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8年,在总结该工程经验基础上,率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并出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三年行动,全省实施3批59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土地超11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万亩。
现将本次考察调研的内容结合南雄市正在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谈谈个人感悟:
南雄市位于粤北山区地带,属于两山相夹的狭长盆地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破解今后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等现实问题,我认为要从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坚持党建引领,厚植人才培育沃土
畅通聚集渠道。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畅通人才聚集渠道。一方面,要严把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班子,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另一方面,发挥“党建+网格”作用,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一张网”,选用责任心强的群众充当网格员,加强土地整治后期监管,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交流、座谈等活动,介绍项目情况和未来成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让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要对现有人才要再培训与再教育,定期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技术培训,讲解最新政策与技术,拓宽从业人员知识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夯实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政策与新要求,以便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二、优化资金整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专业技术支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项目的工作内容贯穿规划、设计、实施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采用不同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此,要坚持“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理念,发挥专业项目团队的力量,聘请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专业复合多元的规划设计团队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顶层设计。专业项目团队要通过深入开展现状调研、走访座谈、资料梳理等熟知并掌握项目开展地情况;同时,在开展策划时,及时会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等顶层设计出谋划策;设计时充分听取镇村意见,确保设计方案精准落地;实施时,熟知并紧密衔接用途管制政策,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四、坚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施策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诉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须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村庄类型及具体问题来制定目标、实施差异化治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要立足于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乡村风貌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中心,加快探索镇村编制新模式,加强各部门间沟通对接,积极组织技术支持单位推进成果编制,充分做好各规划内容的衔接,确保全域实施内容融入规划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借鉴实践开展较早、成效较好地区的整治经验,如浙江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机制、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制度等,挖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动能。此外,加大争取试点政策支持力度,根据整治区域的实际实施条件,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及调整新增耕地面积占比,相关项目的形成指标优先进行交易或指标全部分配给试点地区,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保障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