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协会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针对《城市生态修复的碳汇—空间耦合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以下简称“项目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评价鉴定。
据悉,项目成果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完成,针对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管理缺乏碳汇维度穿透性的问题,构建了“市级战略锚定—区级优化调控—片区精准实施”的三级传导体系,形成多尺度碳汇—空间耦合的生态修复规划管理架构与编制技术,推动碳汇管理从“静态管控”到“动态增益”转变,为高密度城市破解生态空间破碎化与碳汇功能退化矛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体现了技术深度协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价值。
技术单位向评价鉴定专家组汇报了项目研究报告、应用证明与经济效果分析报告、项目科技成果查新报告等内容。专家组认真审查了技术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经质询与讨论,对该项科技成果提出一系列宝贵的改进建议,形成最终评价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在城市生态系统碳汇核算、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管理体系构建和碳汇增益调控技术集成方面具有创新性,提出了城市生态修复的碳汇与空间耦合调控的系统化路径,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成果评价是对科技成果的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实际应用和成熟程度等予以客观的、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对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科技成果评价是申报评选和科技成果产业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获得投资方和合作方的认可、有利于技术交易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获得政府财政支持。
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是我协会为服务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促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而组织开展的重要业务。我协会一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常态化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推动创新适用技术在生态修复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以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