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珠海市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作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
合理保护与利用全市国土空间资源,
支撑珠海市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印发最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提出坚持生态优先、
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项规划原则。
那么,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一起来关注
目标愿景
到2025年,全力建设西部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城市东西部不均衡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建成区域重要门户枢纽、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新典范、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到2035年,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的全域城镇空间格局。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澳珠极点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与澳门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建成民生幸福样板城市、知名生态文明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
到2050年,基本形成“一核两心六片”的城市结构。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力争成为全球样板,建成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前列的代表性城市。
城市性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坚持经济特区40余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使命,推动形成澳珠全方位合作新局面,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新枢纽和生态文明新典范,建设宜居幸福新都市。
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充分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核心城市职能,引领珠江口西岸一体化发展,与广州、深圳都市圈协同,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之一。
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推进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空港、海港与陆港建设,积极融入沿海区域高铁网、主动对接公路大通道,积极对接东岸和辐射西岸,支撑澳珠极点融入国家高铁网络,优化口岸功能布局、促进澳珠交通一体化衔接,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港珠澳大桥。郑蔼芳/摄
珠海留学文化馆。
城市规模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能级量级提升及中密度宜居环境品质要求,至2035年,珠海市成为I型大城市。住房、绿地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应满足实际服务人口的需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全面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支撑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两条主线、一个协同”,实施八大基本策略,统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盘棋”,加快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担杆镇和美海岛建设。李建束/摄
在城镇空间方面,
《总体规划》分别从
城市开发格局、产业发展格局、
人口分布和城镇建设用地结构、
居住生活空间、公共服务体系、
绿色开敞空间、再利用土地
七个角度进行规划
城市开发格局
在城市开发格局中,《总体规划》提到: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全域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市域城镇规模等级体系;确定市域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规划四级中心体系。其中:
“一主”指东部中心城区,包括拱北、吉大、翠香、狮山、香湾、梅华、前山、湾仔、凤山9个街道,以及南屏镇。
“一副”指西部中心城区,包括三灶镇(金海大桥以北部分)、红旗镇(机场北路以东部分)、白藤街道、井岸镇、白蕉镇(西部沿海高速以南部分)。
“一特”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含横琴镇)。
“一优”指未来科学城(含唐家湾镇)。
“若干组团”指7个外围产业组团,包括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南水镇、平沙镇)、富山工业园(含乾务镇)、斗门镇、航空产业园(三灶镇位于金海大桥以南部分,含镇政府所在地)、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白蕉镇位于西部沿海高速以北部分)、斗门生态农业园(含莲洲镇)、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含万山镇、桂山镇、担杆镇)。
至2035年,规划2座II型大城市、1座中等城市、10座小城市(4座I型小城市,6座II型小城市)。详见下表↓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产业发展格局
在产业发展格局中,《总体规划》提到: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工业空间布局、保障5.0产业新空间、严守工业用地控制线、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其中包括:
贯彻落实广东省“制造业当家”战略,优化“一廊两网多节点”的现代产业空间布局,支撑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
建设商贸文旅走廊。以西部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空间,加快金银湾总部经济专业化中心、吉大旅游服务中心、拱北商贸中心、十字门会展中心等地区的开发建设。串联珠海大剧院、珠海渔女、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海泉湾度假区、金台寺等特色文旅节点,建设商贸文旅走廊,培育提升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核心城市职能。
香山文化艺术中心。杨仲德/摄
搭建科技创新网络。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廊两点”建设,对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溪科创城和南屏科技工业园等研发型产业园,推动国家级实验室、技术研究院、孵化加速器等多元化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布局珠海,引导创新空间协同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网络,培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职能,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南屏科技工业园。(资料图)赵梓/摄
构建高端制造网络。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着力实施八大攻坚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产业园、联港工业区、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富山工业园等多个产业节点为重点空间,加快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完善制造业协同发展体系,强化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核心城市职能。
斗门富山工业城5.0产业新空间。梁冠贤/摄
壮大海洋产业经济。依托高栏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万山群岛资源,加快国家级海洋牧场、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等重大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港口航运、海岛休闲旅游等多样化的海洋经济发展。
东澳岛栈道。
建设“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加快现代产业链有效构建和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坚持高标准建设,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需求。坚持规模化建设,加快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强化空间开发与产业集聚相结合、新增建设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加强5.0产业新空间的用地保障。
金湾华发5.0产业新空间。钟凡/摄
此外,
《总体规划》还对农业空间、生态空间、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区域协调
等方面进行规划。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可下载查看《总体规划》原文及图册。
《总体规划》的出台,
将有助于支撑珠海市打造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建设成为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知名生态文明城市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让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