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因地制宜,谋划推进各具特色的“全域+”整治模式,构建“矿地融合+价值转化+区域协同+园区开发”四位一体治理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龙门县龙江镇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以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综合利用等整治工程。以“矿地融合”为基底,增加龙江镇万亩良田、公塘石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鹿鹰园生态旅游度假区扩建等项目,通过“土地整理+生态修复”组合拳,完成农用地整治1.08万亩,矿山生态修复26.84公顷,形成土地功能升级的“矿地融合”2.0版本。
惠州市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充分发挥生态产品的价值,积极打通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通道,着力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构建绿色发展双向通道。南昆山所在的龙门县永汉镇通过38.5公里河流域综合治理,盘活河岸两侧低效用地,导入龙门夜宴焰火温泉旅游度假村、油田锦绣南昆传承文化村等12个产业项目,形成生态修复价值与产业导入的互补机制。罗浮山所在的福田镇、长宁镇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将优质生态资源与康养旅游资源融合,建设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与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作为惠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重点围绕临深产业发展探索协同模式,重塑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东方石场生态修复再开发项目引进圆通大湾区总部暨智慧供应链科创园项目,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总建设规模达19.44公顷。红田村“千亩方”项目通过建设用地腾退、腾挪等手段,盘活低效用地,为优质产业发展释放空间,建设总面积68.47公顷的“千亩方”农业公园,打造产、游、田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惠州市大亚湾千亿产业园塘横片区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土地利用低效化问题,优化调整1650亩耕地补充到霞涌上角村,盘活190.63公顷低效建设用地,腾挪集聚后与周边用地连片形成403公顷优质产业空间,支撑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仲恺采用“先补后退”策略,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范围,释放永久基本农田667.35亩,其中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调出永久基本农田506.83亩,可盘活产业用地约1200亩,整体实现产业聚集和布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