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四批)|深圳市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移动应用,探索生态产品地图构建新模式

2025-08-20

编者按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创新,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组织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泛征集并编制形成《广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四批)。本批案例以探索市场化交易新路径为重点,建立生态产品展示平台,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归集与“资产包”整体配置,推动碳汇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有效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性。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这批典型案例,分享广东经验,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本期聚焦:深圳市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移动应用,探索生态产品地图构建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面摸清生态产品底数,实现优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精心研发“深圳自然资源资产”移动应用,于2024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


该移动应用以2024版“天地图”为基础,融合最新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全市三百多条生态产品数据,打造深圳首款集合全自然类型的生态产品地图平台,实现对深圳各类自然资源生态产品的类目、数量、位置及特色的全面展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键式探索深圳自然生态之美、体验城市生态魅力的便捷窗口,破解社会公众获取生态产品信息渠道匮乏的难题,搭建政府宣传推广生态产品的平台阵地,进一步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移动应用上线海报




二、主要做法




01

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夯实数据根基

利用深圳市既有自然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网格化监测手段,对全市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的存量现状开展全面调查,精准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基础信息,科学构建深圳生态产品信息目录。组织力量赴相关市直单位及各辖区60余个部门广泛收集生态产品信息,共获取319条生态产品数据,特别是涵盖鲲鹏径全线20段和26个历史风貌区等特色信息。按照自然资源类别和游玩类型细分数据,构建生态产品多维映射关系,依据相关数据标准融合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时点生态产品数据,建成深圳生态产品数据库,为后续工作筑牢数据基础。


鲲鹏径线路


02

持续跟踪生态产品信息,实现动态更新

依托移动应用平台,持续跟踪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以及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根据深圳时令变化,每月选定最能体现深圳特色的生态产品及活动信息、在应用首页进行重点推介,确保生态产品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实现“四时风光按月推送,深圳之美永不踏空”。


首页、地图与分类展示


03

打造开放共享信息平台,优化服务体验

以移动应用为载体,打造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在设计移动应用时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参考用户习惯和视觉思维,研发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简单、响应迅速的移动应用框架。移动应用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深度集成,用户可以便捷、快速访问。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该应用将复杂的生态产品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快速了解深圳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独特魅力。此外,应用还提供距离显示、信息检索、导航、停车预约等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便捷性和满意度。

04

强化数据安全保障,确保运行稳定、信息准确

完成数据的安全渗透测试,部署环境通过市公安局等保测评。“深圳自然资源资产”移动应用在深圳市政府网络攻防演练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能力。同时,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制定舆情应对预案,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性。通过实施多重安全验证机制,确保用户数据和生态产品数据的安全性,为移动应用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用户信任提供有力保障。

05

多元宣传推广,提升生态产品地图影响力

“深圳自然资源资产”移动应用于2024年8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以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周为契机,开展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是在深圳地铁8个人流量密集站点投放30幅灯箱广告,制作短视频、邀请户外博主撰写体验攻略,有效提升了关注热度。二是利用深圳发布、深圳商报等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并发布短视频介绍使用场景与操作技巧,与线下活动紧密衔接互动,充分展现“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自然风光,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三是在壹基金“为爱同行”2024深圳盐田公益健行活动中,吸引近3000名参与者关注并体验互动,当日访问量再创新高。四是赋能教育领域,联合教育部门创新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以学生群体视角为切入点,通过校园渠道深度挖掘移动应用的自然教育价值。

现场宣传与线上征集




三、主要成效






(一)彰显社会价值,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移动应用通过定制筛选、多标签检索等智能功能,为市民游客打造个性化自然探索平台,支持精准导航、预约服务及距离显示,覆盖登山、滨海、亲子等多元场景,满足公众亲近自然的生活需求。用户可云端导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产品,沉浸式感受四季自然风光,在便捷体验中深化对城市自然禀赋与生态价值的认知,极大提升市民休闲生活品质。作为连接人与生态的数字桥梁,移动应用将最优质生态环境转化为最普惠民生福祉,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样本。



(二)释放经济价值,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融合路径,整合全市的生态产品数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自然生态产品导览服务,吸引更多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也为当地旅游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活力,从而带动了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提升数据价值,促进跨部门融合

在构建生态产品信息目录和数据库的过程中,涉及市、区两级共60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态产品信息平台,打破数据壁垒,进一步促进跨部门融合与协作,将分散于各部门的零散数据集成融合,有利于减少数据冗余,显著改善提升生态产品数据质量,助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基于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实现各景点人流量、景区热点、热门时间、服务质量等信息的精准掌握,进而提升数据对科学决策的支撑能力,有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