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开发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全过程,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当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期,矿山将面临关闭,迎来矿业工程服务的最后阶段。一座矿山的衰退和关闭,可能会存在资源枯竭、经济效益不理想、技术难题、开采生产安全无保障、政府政策导向等原因。在过去,我国对面临关闭的矿山,都是采取先关闭后治理的模式,也因此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这种模式,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了。(2020年,修复后的内蒙古扎赉诺尔露天矿区)
于是2007年,中国在国际矿业大会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2009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明确提出发展绿色矿业的要求;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随文附带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明确提出了“边开采,边复垦”,对矿山压占、损毁而可复垦的土地应得到全面修复,还提出了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这几件事,奠定了我国矿山修复事业的基础。(2018年,湖南省花垣县对团结矿山进行覆土复绿,初获成效)
在中国之外,矿山的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世界范围内已经积累了很多可供借鉴的修复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性,矿山修复主要有生态恢复、博物资源利用、旅游开发、复垦造田、引水造湖、垃圾处理厂和仓储等七种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矿山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几乎与矿业开发相伴而生,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年无序的矿山开采,必然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造成成土壤剥离、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空采区和塌陷区形成、尾矿堆积形成、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开发的土地等问题,使其生态环境严重偏离自然状态。(生态修复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要因地制宜,选取最合适的修复方式才行)
因此,矿山生态恢复主要是要通过排除干扰、加速生物组分的变化,从而加速生态演替过程,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某种理想状态。在这个过程里,人们不仅需要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来帮助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还要根据规划,选择合适的和植被品种用于生态恢复。而在这个过程里,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等稳定边坡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矿山想要完全或基本恢复到开发前的原有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生态恢复却可以帮助矿山形成新的植被或生态系统。其中,以恢复成草地、森林或农田的情形较多。博物资源利用是指发掘、整理和研究各地矿山开发建设的历史,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和地质遗迹资源,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探索资源枯竭矿山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徽淮北国家矿山公园)
安徽淮北国家矿山公园便属于此类。淮北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组织申报,2005年8月国家批准建设,2007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2007年10月破土动工。建成后的淮北国家矿山公园,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3642平方米,共12个展厅,分别是序厅、多媒体演示厅、巷道模拟厅、综合厅、矿山安全厅、煤炭资源利用与产业链厅、企业风采厅、煤与淮北序厅、煤与淮北主展厅、城市就是公园厅、留言壁过厅以及休闲体验厅。淮北国家矿山公园以友谊煤矿为原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动态的煤矿原貌。这里追溯了煤的生产与发现,探寻了淮北煤炭早期的开发,记述了淮北矿工革命斗争的历史,集中展示了淮北矿业的历史文化和地质科普知识,以及淮北市崛起、转型和跨越之路,其核心展品由矿山建设的实物设备及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组成,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电子设备36套,矿石标本973件,实物200余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宏观政策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严格控制,逐步取缔关停。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众多矿山企业面临关停或者转型压力。因此,2015年12月,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废弃矿山、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促进文化发展,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等,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机构土地权利人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土地新政鼓励废弃工矿用地开发旅游,对矿山的旅游开发形成有力推动。(政府官网《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文件界面)
客观来说,对矿山进行旅游开发,不仅有机会实现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矿区大量劳动力释放亟待就业安置的问题。此外,旅游业作为国家大力提倡支持的产业,还能够为矿山修复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兼顾的目标。矿山旅游发展已久,但多为矿山关停后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发展而成,较成功的案例有英国伊甸园,该项目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项目所在地原是当地人采掘陶土遗留下的巨坑,工程投资1.3亿英镑,历时两年,于2000年完成。项目主要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其中每4座穹顶状建筑连成一组,在形态上像放大了无数倍的水泡。“大水泡”里培育着原产于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数万种植物,主要目的是展示植物与人的关系、人类如何依靠植物进行可持续发展。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20万参观者。(伊甸园)
国内发展较好的案例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是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着名的汉冶萍煤铁公司的“冶”即指大冶铁矿,历经百年开采,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高陡边坡。为了治理生态环境,该矿投资数千万元形成了亚洲的硬质岩复垦基地。2006年7月,以大冶铁矿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组成的“一园两区”,经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确认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复垦造田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在欧美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该模式是通过对开发后的矿山进行复垦,改善当地的地质条件,补充、增加耕地面积,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漫子山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莱芜区苗山镇大漫子山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便属于此类,为彻底消除隐患,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进度,自然资源部门对该项目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提质改造三个阶段治理。将开垦无序、破坏生态严重的砂石厂改造成了农田,总治理面积760余亩,总投资3500余万元,新增耕地360亩。项目于2018年6月开工,现已基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引水造湖项目可以说是复垦造田项目的延伸,通过对矿坑周边环境和生态展开系统的治理和重构,可以引入水源,将露天矿坑改造成为湖泊。通过湖泊的作用,将矿坑附近的土地慢慢改造转化为肥沃的农田、茂密的森林和碧蓝的湖泊,此举能够实现矿区经济、文化、旅游和社会的综合发展。(法国Biville采石场)
最著名的案例是法国Biville采石场,位于克莱枫丹(Clairefontaine)峡谷顶部的Biville采石场在开采石料10年之后于1989年被关停。被遗留下来的是一道450m长、宽度均匀的直线型采石坑,它因具有20-40m的落差和呈45度的边坡贫瘠而凹凸不平。设计师将其建成具有3.5平方公里湖泊的休闲区,改造措施包括设计了一系列引导水流的设施和设备,使其汇聚到谷底形成湖泊。湖岸经过设计以适应当地最普遍的休闲活动—钓鱼。然后再引入一些植被使废弃采石场恢复到一种自然状态。Biville采石场在改造中保留场地的工业痕迹,将其转化为新景观结构中有特色、标志性的场所,体现出对所在地历史文脉的尊重。随着矿山产业的发展,“垃圾围山”问题也因此突显出来,以往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垃圾,都是随意排放随意丢弃的,这样日积月累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利用废弃矿坑作为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基地,能够解决垃圾占地、环境污染、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问题,得到一举三得的好效果。(圣米歇尔环保中心)
加拿大蒙特利尔便有一处利用矿坑修建的垃圾处理厂——圣米歇尔环保中心。1930年代,这块位于蒙市中心区的地皮,是个深约70米的大型石灰岩采矿场。1968年,当地人停止采伐,却用一种偷懒的方式——垃圾填埋,企图迅速抚平这道地球的“流血伤疤”。很快,这里成为北美第三大垃圾填埋场,周边57个社区的居民开始了数十年噩梦:恶臭、烦人的乌鸦和垃圾车噪音,垃圾场渗液还可能污染地下水。1984年,蒙特利尔市决定收回这块土地。1988年,停止采石场开采。1995年,大规模的振兴改造开始进行。如今,这里正在变成大型公园绿地,获得了新生,2020年将向市民全面开放。在政府的引导下,该项目被建设为一个综合性的垃圾最终处置场,该项目最初的改造,是针对垃圾分解的沼气,因而先建立了一个将沼气转换为电力的发电厂,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后,又建立了一个能够有效收集垃圾废液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得垃圾污染降到最低点。在治理过程中,市政府对该项目的未来有了更为积极的远景,他们不仅要修复被破坏的土壤,培育大片森林绿地,打造成该城最大的绿地公园,还要修建一些教育、休闲、文化活动的设施,同时,还要保留这里的开采历史……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圣米歇尔环保中心重获新生。部分废弃的矿区可以利用它本身的地理地形特征,改造成仓储屋发展副业。首先,一些围岩稳定、巷道比较宽敞、适宜于汽车行驶、交通又较为方便的废弃矿山,可以利用其冬暖夏凉的特点,通过工程改造使其成为仓储用地,用于存储水果、蔬菜和其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储藏的物品。其次,围岩稳定、巷道便于运输、远离村庄、又非水源地或水系发育的废弃矿山,特别是采空区离地面距离较大的废弃矿山,经改造后,可用于工业、医疗等行业的废弃物的存放地。最后,有些矿区离城镇距离不远,且不位于水源上游和城镇上风向,规模较大且低于周边地形的废弃露天采场和地下开采塌陷区,则可作为城镇垃圾的填埋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