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系统?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地球表面分属为陆地和海洋。如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29.2%;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0.8%。海陆面积之比为2.5:1。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人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 倍。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雄踞北太平洋西侧,海域辽阔、岸线曲折漫长,孕育着滨海盐沼、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开发活动等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

盐沼湿地

红树林

珊瑚礁

海草床
海洋生态问题有哪些?
(1)人为因素的影响
1.过度捕捞。人类对海洋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
2.海洋污染和海岸活动的影响。不少沿海工业企业进行港口工程建设并向海洋倾倒污染物和污水等。这些物质进入海洋后,不仅污染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也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危害,使得鱼群大量死亡,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3.外来物种的引入、水产养殖外来种不慎溢出。这些海洋开发活动缺乏综合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较差,也对海洋的生态造成了影响。
4.石油的开采利用,农业使用化肥对海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自然因素的影响
1.全球变迁的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水温上升,海流气候的急剧变化。
2.海平面上升也是影响海洋生态平衡的一大因素。
3.紫外线增加杀伤浮游生物。
4.台风对热带地区的沿岸,特别是珊瑚礁的破坏严重。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洋热浪、酸化等导致珊瑚白化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哪些方法?
1、红树林生态修复方法
主要的生态问题,如生境丧失、生境退化、有害生物影响、污染生态胁迫、红树植物濒危现象等。
■生境修复;
■植被修复;
■有害生物防治;
■保育管理。
2、盐沼生态修复方法
主要的生态问题,如生境丧失、生境退化、污染胁迫、外来物种入侵等。
■生境修复,如湿地水文条件、微地貌、沉积物修复;
■盐沼植被修复,如自然恢复、人工种植;
■有害生物防治,如入侵互花米草监测防治;
■保育管理,如海陆统筹防控污染、封滩管护。
3、海草床生态修复方法
主要的生态问题,如生境丧失、水动力条件改变、污染胁迫、讨海活动影响等。
■生境修复,如消除富营养化、修复水文条件;
■海草床植被修复,如自然恢复、人工种植;
■有害生物防治,如大型藻类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
■保育管理,如补种、清理有害生物、严禁拖网。
4、珊瑚礁生态修复方法
■物理恢复方法(工程学方法恢复生长的环境条件)
① 采用水泥、渔网或网片固定珊瑚礁中的珊瑚骨骼碎屑;
②利用人工礁体恢复退化珊瑚礁的三维结构;
③吸除海底的沉积物。
■生态恢复方法(恢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过程)
①有性繁殖;
②无性繁殖。
5、海湾生态修复方法
海湾生态修复措施
■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①生态胁迫因素消除;
②生境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质量恢复或提升:
①海湾环境质量改善;
②增殖放流;
③大型藻类资源恢复。
来源:金山水务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