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 珠海市“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荣获“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奖

2025-09-22

项目获奖现场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海洋十年”首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正式揭晓评选结果。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研究员牵头,我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员单位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的珠海市“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项目,荣获“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重点项目奖励,并被推荐参加了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对接会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

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展位

联合国“海洋十年”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授权,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共同主办,旨在推选全球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科学解决方案,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共生。大赛获奖项目获得“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的资助,助力其进一步研发与推广。该赛事是落实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推动海洋科学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标杆案例,对接会上共有45个参赛项目荣获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优胜项目及“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资助。实践范例中既有基于NbS准则的国内首个海滩修复工程和最大规模海草床修复案例,也有打造了“国际零碳岛标杆”、发起了“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的项目创新技术中既有打破“南红北柳”局限、填补了华南地区除红树林外其他盐沼木本植物应用空白的项目,也有全球唯一得到国际化推广的赤潮治理技术、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十年”首批立项、为全球赤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团队代表参与成果对接会

“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项目由珠海市鑫洋柽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研发单位的16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了长达七年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试验探索,不仅构建起了一套创新性的本土金滩柽柳培育技术体系,获得了广东省林业博览会金奖,成功应用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支持的南水沥海岸带保护修护与利用项目,打造成惠及人民群众的生态公园,成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持色示范。还创新性的开展了金滩柽柳药用功能基础研究,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开发潜力。以自然资部南海生态中心为主的团队经过多年努力下,不仅建立了蓝碳研究观测站,金滩柽柳蓝碳方法学研究己经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南水镇南郊村碳中和小村试点和金湾区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贡献的技术赋能。由于“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参赛项目具有明显的创新与特色,显示出推广应用与重要的生态产业开发前景,创新技术与经验做法,具有国际性推广价值。受到联合国“海洋十年“首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组委会的关注和大赛评委会的重视。这次金滩柽柳参赛项目,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海岸带保护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经验,也将对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建海洋生态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一、开拓华南地区海岸带生态修复新路径

新培育的金滩柽柳树种具备抗盐碱、抗旱、抗风、抗海雾海潮、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尤其适应南方海洋性气候。该树种填补了华南地区除红树林外,在海岸带潮上带区域缺乏本土盐沼木本植物的空白。通过与红树林协同种植,可构建“海岸带-潮间带”立体化、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新格局。

金滩柽柳作为优质防风林树种,显著提升了协同减灾能力,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沿海地区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

二、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发挥巨大蓝碳潜力

金滩柽柳作为重要的盐沼蓝碳树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碳汇能力仅次于红树林,高于其他盐沼植物和海草床。通过“高滩种柽柳、潮间带种红树林”的修复模式,可形成新型海滨湿地蓝碳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海岸带整体固碳增汇能力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不仅为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蓝碳增汇能力提升的坚实技术支撑,也为加快海岸常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三、推动“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金滩柽柳具有的独特药材特性,在金滩柽柳林中巳检测出3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13种具有明确的抗氧化、抗炎、镇静等康养功能。这一发现为“生态修复+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专家团队正着手加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未来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金滩柽柳林建设生态康养基地,形成“自然疗愈+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的综合业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助力健康中国的发展。

此次获奖,说明“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的创新性获得国际大赛专家们的充分认可,也是对珠海市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创新实践的肯定。金滩柽柳技术成为中国南方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为我国乃至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贡献了“珠海南水经验”与“中国方案”,将在全球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用。

与会代表合影


分享